三访长江源的前前后后
我首次见到长江是在1974年上海附近的长江出海口,到1979年畅游长江三峡,1981年上溯金沙江虎跳峡,1982年得窥金沙江上游与四川分界一带,自此我便与长江结下不解之缘,尤其对长江起源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与疑问,留下了三访江源之伏笔。 ......
主要是指一般地理概念,它是反映同一类地理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念,如地形、气候、城市、工业布局等。 是学习其他地理概念、地理规律的基础知识。 一般地理概念内涵狭窄,例如“地形”的内涵是“地表的形态”。
我首次见到长江是在1974年上海附近的长江出海口,到1979年畅游长江三峡,1981年上溯金沙江虎跳峡,1982年得窥金沙江上游与四川分界一带,自此我便与长江结下不解之缘,尤其对长江起源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与疑问,留下了三访江源之伏笔。 ......
2009年5月,适逢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90寿辰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成立50周年庆典,我和资深编辑李志华老师赶赴兰州。晚上,我们见到了兰州大学的伍光和教授。 最初接触到伍光和这个名字,是在一部叫《综合自然地理学》的地理教材上......